首页 > 

很多大学生读大学喜欢混日子,大学好混毕业吗

时间:2024-03-29 01:16:30 阅读:81426

中国大学就是在混日子

很多大学生读大学喜欢混日子,大学好混毕业吗?

说实话,大学的日子是比较好混的。只要能上大学,几乎都能拿到毕业证书。

山东高考顶替者,个个都是差等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些连大学也考不的人,不照样拿到学位证书?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考试是有水分的,不合格,好商量,只要你会做就可以了。

特别是文科类,水分更大。给你打多一点分或打少一点都是可以的。

比如对当代文学的人物形象分析,你这样写行,那样写也行!

补考嘛,更是流于形式,有时就是开卷考试。这样还能不过吗?

有些大学生,一边做生意,一边上课,照样还是好成绩。

@英雄拒绝黄昏 可以这样跟你说,假如所有考上大学的人都去北大或清华上课,照样可以拿到证书。

正因为这样,大学文凭已经一点也不值钱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很认真的,他们大部分是冲着保研或其他目的去读书的。这类人就另当别论了。

老实说,@英雄拒绝黄昏 的毕业证也是混出来的,我们班有不少人也是混出来的。信不信由你。

我们现在读书没有目标,自然就不会下大力气去读了,除非你是有点想进步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你对沉迷游戏整天游手好闲混日子的大学生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部分人不是个案,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阶段,有的人走了出来而有的人就一直迷茫到了毕业才突然醒悟。

这里恐怕不完全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从小就只注重成绩、分数、排名,对孩子从小的自律培养、梦想保护、综合品质的引导大多数学校是不在意的,跟别说家长有这方面的意识了。很多家庭从小都帮孩子安排好一起,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目标都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当这个目标完成了,家长的阶段任务也完成了。一直处在被安排的孩子突然进入了自由无人管束的时期,就会开始变本加厉的随性过日子,把以前那些完全无法独立的时光,一次挥霍个够。于是谈情说爱、沉迷游戏、游手好闲混日子就成了很多人大学的主旋律。

由此更别提人生规划这门课了,从小爸爸妈妈不教,学校也没这个课程,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学、考试、升学,读书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高分,为了升学,从来没有人告诉孩子什么是他梦想是可以追寻的,有规划的生活是可以实现人生的目标。所以当孩子一下子进入大学,人就开始迷茫起来,吃喝玩乐也可以逃避现实的残酷。

不过,据说现在有的城市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人生规划这门课,初高中也引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这对孩子面对自己人生职业的规划很有帮助,可以开启孩子对人生道路的深度思考,而不是等到了真正走入社会后,才后悔自己荒废了大学时代。

我上的是普通一本,但基本上每天还是混日子,难道全国大学生都这样吗?

之前就读于985大学,同专业但是两个班,有个班因为有山东,河南的同学,学习气氛带得特别好,然后这个班最终95%的同学都上研究生了,当然,我们的研究生肯定只会比当前就读的985更好,后来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百度,Google ,搜狐,华为,阿里巴巴都有。但是另外一个班的同学习惯就不好,爱玩,退学,降级的都有,所以就业环境里很不好的都有。想说这个,其实想告诉很多同学,大学的生活在于你自己,想选择什么生活也是由你自己。我研究生的时候,同学很多是二本考上来的。听说还有一个是三本考上的,我是挺佩服这些人的,因为有目标并且在追求。当然了。上了大学,我80%的日子都在学习,这种苦你要能承受

什么原因让一个985大学毕业生沦为混日子的失败者?

能考上985学校,这个孩子能力不错的;能培养出985学生,这个家庭也可以了。

但是还是有很多985学生毕业后混日子。这个板子应该打在学校本身,这是学校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保证老师的岗位,有些早就该取消或者淘汰的专业不仅不取消,反而还扩大规模,知识分子们组织力量反复论述自己专业、行业的重要性,结果市场根本不认可,学生学出来屁用没有,被市场无情淘汰。

请记住:专业的重要性远超一般人想象。

很多职业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都是要看专业的!别以为学校好就万事大吉 专业不好找工作之难不堪想象。

有些早就过时、“产能过剩”、没有现实意义的专业,不赶紧转变合并,反而还扩大规模,就像生产流水线产品一样“制造”学生,结果制造出来供大于求,只能闲置,这会极大挫伤年轻人的信心,要知道他们可是精英年轻人啊!

学校老师(或者叫做学阀)们哪管这些,没有学生了自己的院系关门了自己就面临失业,老师们怎么能事业?于是慷慨陈词要求加强,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苦果只能学生自己去尝,这个代价则是全国承担,造成巨大人才浪费和失业不稳定。

所以奉劝那些孩子要高考的家长,赶紧研究现代社会的各个专业行业,孩子报专业做到心中有数,千万别听学校老师乱忽悠。

如果已经不幸选了烂专业,考研换吧。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不好找工作?

作为一名在校生,仅从三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人数

我国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已达到七百多万,并且都在逐年增加,大学生这个身份已经在逐年贬值,就业竞争本就很激烈。再加上前些年没有找到工作的和研究生等更高学历者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本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人的一般都会选择考研或者出国,和下一轮的大学生竞争,他们自然会有优势,但也会给当年的大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以此是一个循环。

能力

我国现在的大学制度是有一定的弊端的,进去太难但出去就太容易了。大学三四年学到的太少了,就是学到了一些基础,进了公司之后基本上是完不成岗位要求的,企业老板们自然会发现这一点,所以他们都比较喜欢有工作经验的人。虽然每年的毕业生都有一批优秀者但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就我遇到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算是养尊处优的,他们的历练批评得到的太少,太过于年轻浮躁,还是需要历练。

时代

现在的发展算是日新月异了,人工智能也是逐渐成熟。前不久的无人超市已经推行,流水线厂子也换成了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业的问题。就连家长们最想让孩子们去的银行等以前的铁饭碗也在准备全部采用智能机器人。可以看出那种需要多人数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将不复存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少数的有能力的脑力劳动者,而这样的岗位轮回时间是很长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淹没的,只要肯努力,哪里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智联校园 学生陈伟涛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大学生如何避免混日子?

建立出自由竞争的环境。既不搞自由竞争,还要大学生努力工作,这是很下流的。

如何看待高校里混日子的教授?

高校教授混日子的现象,是国际性的,不仅仅是中国教授中有混日子的,国外教授中也有混日子的。现在的教授有混日子的,民国教授也有混日子的。985/211、双一流有混日子的,普通高校、高职学院也有混日子的。所以,高校教授混日子是正常现象,无须大惊小怪。

从一般教师成长为教授,在任何地区和学校,都要经过几轮评审环节。虽说一段时间以来,学术江湖化是个事实,但能够评上教授,还是需要一些成果的,论文、专著、课题、获奖,大多数教授在他刚评上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水平的,在所研究的领域至少小有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思维的素质。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评上教授大概40岁左右,还能做10年左右高质量的研究工作。50以后,眼睛老光,头发变白,精力不济,科研的能力会迅速下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项目。如果在大学校里,还可以剥削博士生搞研究。小学校凡事亲力亲为,精力不够了,就只能做一些教学工作了。许多被认为混日子的教授,就是这种光教学不研究的教授。

大多数人有创造力的时光就是那个几年,黄金时期过了,就会归于平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多数高校都有这个度量,允许一些老教授混日子。因为,大学的文化和品牌,都是靠他们某个时期的奉献积累下来的。一些学校搞终身教授制度,一方面是荣誉和激励,一方面也是保障和照顾。

大学应该宽松一点,许多看起来混日子的教授,其实有自己的追求。大学多元化的特征,就是养的闲人多。闲人多了,思想就活跃,新思想、新方法就产生了。把大学变成高效率的车间,只能生产单一化的毕业生,生产单一化的知识。这样的大学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知识的进步,毫无用处。

现在的大学,真正混日子的是干部,而不是教授。一般来说,干部和教师比例是1:1,如果精简80%的干部,学校照样运转,省下来的钱,养一些闲人、怪人、奇人,带一些个性独特的学生,高校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

上大学期间,周围都是混日子的人怎么办?

谢谢悟空邀请,在大学的周围有许多混日子的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个世界谁不在混呢?作为普通人,你左右不了天气,更左右不了他人,你只做好你自己就行,自己可以制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过有意义的人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想上班?

对于大部分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积极的去寻找一份工作,因为这毕竟是读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在目前的就业状况下,确实存在着有一些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愿意去工作,那么这一些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我这20年在高校的观察,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找不到对口工作。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都希望找到一份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有一些专业确实在社会上的需求,是不足的,或者是说。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太多,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一份这样一份工作,所以在没有机会的前提下,那么他就不愿意去找工作。

第二,工作的地域问题。有些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给予限于在本地找,而不愿意去外地,就这一些大型中型城市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也还可以,然后呢,又不想离开所在地区,又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就干脆不找工作,在家里呆着。

第三,家庭的原因。现在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意去做一些,相对来讲较差的工作,再加上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经济比较宽裕,父母也允许他们在家里呆着。或者是说,将来再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由于没有了经济负担,所以这样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不愿意去工作,宁愿呆在家里面。

第四,自身条件还不具备。有些学生大学4年学习完了之后,并没有真正的形成专业教育培养所需要的目标。于是他们在知识能力各方面都与所要找的工作之间不匹配,从而导致找不到相应的工作。那么他们在大学当中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毛病,比如说,过于沉溺于游戏,比较懒散,那么这样一些不好的品质也反映到在学业上,不好的学业,也成为他们找不到工作中的原因。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时候,于是他们就选择了不愿意去工作。

第五,当今就业压力确实很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1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800多万,这样的竞争,导致就业竞争压力非常的大。有些学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觉得毕业之后就业无望,也就不愿意去找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愿意去工作,也是因人而异,当然也有一些因为国家总体经济社会的原因导致的,也会有个体的原因所导致的。当然还是希望这种不愿意工作的人越少越好,因为毕竟付出了4年的学习时间,能够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为自己创造一点价值,那也是应该的。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是什么原因呢?

谢谢邀请。

阿呆对此深有体会的,这些年招过、用过、失望过。

相对于就业市场来说,大学生就是商品。就像是我们买东西,如何选择呢?

第一、实用,符合需求。

第二、价格合适。

第三、物美价廉。

第四、拒绝假货和低劣产品。

阿呆考大学的时候,全国招生死36万,如今是600万。那么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呢?

1、供需关系。

一年600万的大学生,相当于一个青海省的总人口。就像选购商品一样,需求量小,供应量大。选择的余地大了,挑好的拿,大批劣质的不合格的有瑕疵的,都剩下了,数量不少。

2、生产量太大。

由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对利益的追求放在了首位。就像是一个工厂,以前手工生产运动鞋,现在市场需求很大,所以,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线、联营、贴牌等等,产量上去了,利益就上去了。反正只管生产,生产的越多越好。质量嘛,管它呢,推到市场上自己找销路,与工厂没多大利益关系。大批高校,变成了大学生加工流水线,只管生产,不管销路和市场的。

3、经济环境。

这些年我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的。但是总体所依赖的是投资拉动,房地产行业、铁路、公路、通讯、高端制造等。大批的中低端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是人力密集型的,是消化大学生最多的行业,也是基础性的行业,如今却艰难度日,甚至关门倒闭。

下面阿呆说一说亲身接触的事例。

一方面、专业知识不扎实。前些天,安排给下属一个工作。A小伙东北某大学毕业两年的,按道理三天都该完成的,结果半个月没完成。阿呆去一问,居然是撂下没做,卡在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上,常识性的问题上,不会。阿呆惊呆了,这可是专业内最基础的知识啊。

一方面、缺少进取精神。不会不要紧啊,学呀,查呀,问呀。没有,问别人丢脸,查资料也不懂。干脆,玩,看视频,玩游戏,多爽。反正是来混的,家里不缺钱。

一方面、怕吃苦不踏实。做一个分析,需要很多基础资料的,阿呆要求去现场统计。A小伙去了一天,简单弄了几个数据回来,就不去了。原因是太冷。阿呆说那么多工人都在现场,他们不是人啊,他们不冷啊?A回答:我是大学生,他们是工人,不一样的。

一方面、自识甚高,自我中心。现在的大学生,连基本的礼仪和做人都不会。A来之后,从来没主动打扫过办公室。请假好像是给面子,随便出去半天不打招呼很正常。同事们都不敢说啥,说啥都是怼。怼你没商量。阿呆原以为A的家庭背景很牛,一打听才知道,父母都是普通干部。

有人说:不能一叶障目啊。阿呆这只是拿出一个说事,还多得很呢:还有B、C、D、E等。反正阿呆现在基本不愿意用大学生,宁愿要年纪大的或者中专、大专毕业的,好指挥还踏实,阿呆宁愿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做,多检查督导而已。

多余的话不说了,阿呆觉得这个: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里基本说清楚了。

教育部说明:要让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混日子的大学生毕不了业,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好消息,如今的一些大学生,花着家里大把的钱去上大学,踏入校园后却只顾吃喝玩乐不专注学业。这个现象是该改变一下了,让不好好学习的大学生毕不了业,是个有效的办法。

近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表示:要让(大学)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以进了学校就进了安全箱,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

从实际来看,由于高中学习过于紧张,导致大部分学生有了“进入大学就轻松了”的想法。而且,他们不仅是这么想的,不少学生也是这么做的。在步入大学的校门后,仿佛实现了两点轻松,一方面没有父母时刻在身边监督着、管着了,另一方面认为大学学业没有高中那样繁重了,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了。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将重心偏离了学习,逐渐偏向了吃喝玩乐、搞对象、睡觉等事情,逐渐放纵了自己。尤其是打游戏,占用了一些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旷课、逃课去打游戏,完全沉迷于游戏之中。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顾此必然失彼。放纵最终换来的是学业无成,白白浪费了大学时期的大好时光,也白白浪费了父母提供的辛苦钱。应该给这样的大学生上一点紧箍咒,让他们明白上大学是干嘛去了。

而且,大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除了自身学不到知识外,也降低了国家获得有用人才的概率,这不仅是学生自身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让不专心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这一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使他们对自身的放纵状态得以约束和改正。

为此,教育部高教司司长表示,近几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要抓的主题就是让学校的管理严起来,教育、教学不再是一个宽松的状态。具体到各高校,比如:华中科技大取消了“清考”制度;西南大学规定,在校期间必须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达24学分的,给与退学处理等。

其中所提到的“清考”制度,确实应该祛除。给不合格的学生出一些简单的考题,让他们将就着毕业,对他们来说并非好事、有害无益。表面看起来是不认真学习的大学生的福音,实际对他们毕业后的发展并无益处。

总的来说,让不好好学习的大学生毕不了业这一措施势在必行,可以唤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在大学期间懒散的状态,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业负起责任来。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如何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大学生为什么容易颓废?

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临走的时候,我妈来和我告别,我问我爸呢,我妈说“你爸怕你哭,就没来。”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妈无意中说“其实你爸当时就在马路对面。你转身进学校,你爸就哭了。”

于是,我懂了,在成长面前,老爸也是脆弱的。

大学报到,我母亲陪同,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又一次吃饭,我和这个室友说,我很佩服你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大学前我和同桌上课掰过手,掐过腿。现在我的旁边每节课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课却忘记了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大一的时候有一次肚子痛,给妈妈打电话诉苦;大二的时候一个同学不小心碰破了头,我后来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哭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忙。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高中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衣服少,饭不好吃。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的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放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的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遍提防着老师,看的也不亦乐乎。上了大学,偶然一次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得,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的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遍提防着老师,看的也不亦乐乎。上了大学,偶然一次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得,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乐我们慢慢忘记了?

学校开学很早,基本过年之后过不了十五就要上学。今年正月十五,和爷爷视频。我说:爷爷,你看你大孙子都长这么多胡子了。我不知爷爷听见没有,他就在那边笑,我却在这边哭了。

于是我懂得,时间和距离向前延伸,最终会失去什么,所以要珍惜。

以前为了赖一会床,相处各种理由推脱,头晕、鼻塞,但请假条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上了大学之后不用理由,想睡就睡,点名让别人顶替喊一声,弄到最后,把自己的人都弄丢了。

于是,明白了,担当啊,越来越不敢。

高中的时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坚持一下,到时候考个大学上上就得了!大学了,看着自己的专业,看看以前的同学考研的考研,奖学金的奖学金,然后开始骂自己,当初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确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以现状看从前。

上大学前生活在亲戚的帮助下,看病可以走关系找好医生,上学可以走后门进好班,去哪里父母和朋友打个照顾就能得到照顾。大学后父母帮不到我,去哪里不仅要排队,还要被强行插队。

于是,就懂了,常常自以为是,不重视父母,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以前学习,一学期一本书,然后还要好好保管,高考前还要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多年后翻看,还会有回忆。大学之后,一学期一本书,用过之后就扔下,想想自己学过的书是什么样封面,没有什么印象。准备考研重新看的时候,感觉怎么都是新书。

于是,就懂得了,有时候,重复让人踏实,新鲜反而让人无感。

硬着头皮进大学学经济,虽然在别人看来我这个学校的经济有多么多么牛,其实冷暖自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想考研,成绩不行想转专业,转专业未果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黑于是准备CPA。开始我想环游世界,后来想赚大钱,后来想有稳定的工作,再后来希望顺利找到工作。我的梦想在越来越萎缩,却被认为越来越实际、务实。

于是,我懂了,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都是从梦想趋向于现实的以至于越来越偏离,等现实满足了,再看梦想,已经远的看不到了。

大学之前,谈恋爱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见光。大学之后,单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于是,我懂了,有时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线之隔。

高中的时候给老师起外号,私下里同学都这么叫。大学了,想给老师起外号,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老师名字。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

高中的时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说会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笼包子,看上去一样。大学里,玩的就是素质,有特长就能独当一面,虽然近来的时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个包子褶儿多,哪个包子长得像汉堡,拼个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一特长。

高中的时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龄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龄小的就叫我哥哥。大学没校服,地铁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还喊我叔叔,还得硬着头皮答应。

于是,懂了,实质上,我们早就不是孩子了。

高中时候看只看本地天气预报。大学了看两个天气预报除了所在的城市,总也不忘看看家里的天气。

于是,懂得了,走得再远,还是挂念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

大学就是学会面对爸妈一点点老了,我们长大了,以为是SomeBody的自己变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时间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安排;

大二,烦恼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应付;

转眼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回首,发现回忆很多,

再回首,发现失落更多```

原文标题:很多大学生读大学喜欢混日子,大学好混毕业吗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

突袭网_中国自媒体综合信息门户 | 关于本站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使用条款 | 投稿指南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本站内容均采集于互联网其他平台,如果侵犯到任何版权或隐私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您的支持!)24小时内承诺删除。